不锈钢铁是不锈钢的一种,材质主要有409、410、430、444等。属于马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,会被磁铁吸引。不锈钢是指能抵抗大气或酸等化学介质腐蚀的钢。但是不锈钢并没有生锈,它只是在不同的介质中有不同的腐蚀行为。
常见的不锈钢材料按金相组织可分为马氏体不锈钢、铁素体不锈钢、奥氏体不锈钢三种。
1:马氏体不锈钢 的碳含量为0.1-0.45,铬含量为12-14。它是一种铬不锈钢,也称为Cr13不锈钢。典型的材料型号有1Cr13、2Cr13、3Cr13、4Cr13等。这种不锈钢通常用于制造各种阀门、泵等零件和一些能承受载荷并具有耐腐蚀性的不锈钢工具。
为了增强耐腐蚀性,马氏体不锈钢的碳含量被控制在很低的范围内,通常不超过0.4。碳含量越低,不锈钢的耐蚀性越高,而碳含量越高,基体中碳含量越高,不锈钢的强度和硬度越高,但会形成铬的碳化物越多,不锈钢的耐蚀性越差。
通常用作耐腐蚀结构钢。为了获得良好的综合性能,通常采用高温淬火和600~700℃回火的方法获得回火索氏体,用于制造汽轮机叶片和锅炉管附件。而3Cr13和4Cr13钢由于含碳量较高,耐腐蚀性相对较差。经淬火和200~300℃低温回火后,可恢复原状。
2:奥氏体不锈钢 当8-11镍被添加到含有18铬的不锈钢中时,它变成奥氏体不锈钢。比如1Cr18Ni9就是一个典型的型号。由于镍的加入,这种不锈钢的奥氏体区扩大,在室温下可以获得亚稳态单相奥氏体组织。由于含有高铬镍,且具有单相奥氏体组织,因此比铬不锈钢具有更高的化学稳定性和更好的耐腐蚀性能,是现在广泛使用的一种不锈钢。
18-8不锈钢在退火状态下显示奥氏体加碳化物结构。碳化物的存在对不锈钢的耐腐蚀性有很大的危害。因此,一般采用固溶处理法,即将不锈钢加热到1100℃后水冷,使碳化物溶解在高温获得的奥氏体中,然后通过快速冷却在室温下获得单相奥氏体组织。
3:铁素体不锈钢 碳含量小于0.15,铬含量在12~30的常见铁素体不锈钢也是铬不锈钢的一种。典型的型号有0Cr13、1Cr17、1Cr17Ti、1Cr28等。因为碳含量相应减少,铬含量有一定程度的增加。不锈钢从室温加热到960~1100℃高温时,其显微组织始终为单相铁素体。其耐蚀性、塑性和焊接性均优于马氏体不锈钢。对于高铬铁素体不锈钢,其抗介质腐蚀的能力较强,随着铬含量的增加,耐蚀性进一步提高。
铁氧体不能通过热处理来强化,因为它在加热和冷却时不会产生相变。如果加热过程中晶粒粗化,只能采用冷塑性变形和再结晶来改善组织和性能。
通过以上对奥氏体不锈钢,马氏体不锈钢,和铁素体不锈钢的介绍,大家现在明白在不同的领域里面都有专用的钢种了吧,也知道在生活中怎么区别不锈钢和不锈铁了吧